互聯網下半場,流量都挺貴,如何拉新是困擾很多運營的一個問題。拉新這個概念過於廣泛,不同類型產品的增長方式不同,那麽APP用戶運營如何進行拉新活動?下麵APP用戶拉新公司食色黄版本抖音视频技術員為您詳細解答。
APP用戶運營的拉新活動有:
(1)物質激勵
1)現金紅包獎勵
紅包是拉新方式簡單有效的,但也容易吸引褥羊毛的用戶。
比如:百度的春晚“好運中國年”紅包活動、美團外賣的邀請一個好友送10元紅包、支付包的集五福等,好友邀請的活動方式很簡單,但效果卻很好。
2)功能/特權獎勵
如果沒有足夠的運營經費,用產品的各種特權體驗來刺激分享也是不錯的運營手段。
比如說Vue的邀請好友可“解鎖某一特色貼紙”、微信讀書的“組隊抽無限卡”、網易蝸牛讀書的免費時長,spot的“加好友可解鎖特色地圖”。
(2)精神激勵
很多工具為了增加用戶的粘性or提高商業變現的可能性,往往都會引入社區、加入社交元素。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可利用。除了物資激勵,優越感、存在感、成就感、認同感等都是人人想被滿足的精神需求。
工具社區的貢獻值、排行榜、稀缺頭銜等精神激勵,反而能增強其參與感和榮譽感。
2.信息流廣告
什麽是信息流廣告,信息流廣告是與內容混排在一起的廣告,又叫原生廣告。
比如:你在刷抖音視頻、看今日頭條新聞、朋友圈廣告等偏內容向的廣告,都可稱為信息流廣告。廣告形式一般表現為圖文類或者視頻類,點擊圖文或者視頻就可以跳轉到廣告詳情頁。
在這個流量稀缺和用戶注意力稀缺的年頭,信息流廣告的價格並不便宜。那為何獲客成本這麽貴,還很多產品投信息流廣告?
因為隻要從每個新玩家的身上獲得的終身價值(付費)高於獲客成本,即LTV>CPA,就能靠大量鋪廣告拉新來賺錢,來一個賺一筆。
這也是為何你刷廣告時,看到的都是遊戲、電商、小說、理財貸款產品的原因,用戶付費好。
因此,若工具產品單個用戶的注冊成本低於用戶終身價值(ltv),投信息流廣告可能不合適。除非廣告視頻素材效果很好,信息流的獲客CPA低於其他渠道。
3.社交媒體
在zepeto在朋友圈成為話題熱點前,小紅書社區已有一批種子用戶在自行分享。愛情銀行以“簽到365天領取現金1000”的抖音爆款視頻,成功占領appstore排行榜。
工具產品利用社交媒體來傳播的方式,主要有:
(1)運營社交媒體官方賬號
兩微一抖是標配,知乎、小紅書……等熱門社交媒體也是工具產品的拉新渠道。
但工具產品由於功能屬性太強,很難在社交媒體吸引到很多眼球,圈粉也不簡單,很考驗運營的創意和長期持續的內容產出。
(2)找網紅kol推廣
前幾年微博還有紅利期時,找網紅大V推廣工具的獲客成本極低,一個注冊用戶低至1-2塊,當時很多網友看到博主推薦就單純的去下載了。
現在用戶對廣告免疫力極高且工具產品多,微博網紅推廣的效果已大幅下降。
公眾號現在的推廣費用也不便宜,一個2-3w/篇閱讀量的頭條費用大概在5k-2w,按轉化率3%來算,注冊單價也要去到30元以上。
抖音、快手、小紅書……等新渠道目前還有流量紅利,商業化程度不高,很多網紅的廣告單還不錯,粉絲還沒那麽排斥網紅接廣告這事,倒是可以試試。
(3)軟文推廣
在今日頭條、百家號、搜狐號、uc大魚號、簡書、36kr、愛範兒、應用、apso等媒體鋪設軟文,利用長期流量來拉新。
4.口碑傳播
記得去年世界杯期間,騰訊地圖上線了一個“找看球酒吧”的功能,可以看到附近的酒吧、擼串等看球的地方,每天還能隨機抽看球紅包,在線下簽到即可提現。
當時去酒吧、燒烤等場所喝酒擼串、一起侃球是個剛需,而如何發現附近的酒吧就是個痛點。
一開始我想跟朋友約線下看球時,在百度地圖搜不到合適的推薦酒吧,非常困惱。當時看到騰訊地圖的這個世界杯活動(功能)感到小興奮,跟一些好友安利了這個功能。
工具產品的核心是能否幫用戶更高效的解決問題,若產品有不錯的產品體驗,且能超出用戶的預期,那用戶就會自然幫你傳播。
情感化設計、埋下彩蛋、驚喜的特色功能……如何作出差異化,製造不經意的小驚喜顯得格外重要。
明星效應
有些工具產品,差異化其實不大。利用明星,一方麵可起到品宣作用,占領用戶心智;另一方麵,可大轉化明星的粉絲群體,起到拉新和活躍作用,偶像在哪,粉絲就在哪。
工具產品利用明星效應的運營手段,主要有以下幾種:
(1)上線跟明星相關的產品功能
比如百度地圖的明星導航語音包、訊飛輸入法的明星鍵盤皮膚、簡單搜索的明星主題,可定製皮膚和個性化問候語。
(2)邀請明星做代言人
舉個例子,騰訊地圖在春節期間請了張藝興做品牌代言人,並發布全新品牌主張“體驗世界的夥伴”,致力於為用戶帶來更智能、更貼心的導航服務。
同時配合上線張藝興的導航語音包,並利用微博話題、官微和大V的轉發互動來擴大曝光,吸引了很多張藝興的粉絲去下載使用騰訊地圖。
(3)明星榜單
設置明星人氣榜單,吸引粉絲自發為愛豆打榜助力。你一票,我一票,菊姐還能繼續跳。
除了以上提到的5種工具拉新方式,還有免費補貼、流量互換、長尾流量、應用商店買量等拉新方式。不同的運營團隊可根據推廣預算,製定不同的拉新策略。
工具產品由於變現難,很多初創型的運營團隊並沒有足夠的推廣資金費用,早期也不建議花太多錢去試錯,盡量找些免費渠道,把產品體驗打磨好後,再用低預算快速測出優質的拉新渠道。